“白天空余时间俺在这里缝香包,既能赚钱贴补家用又不耽搁接送孩子上下学,心里很踏实。”在沂源县张家坡镇巨石崖村巧婆婆·共富工坊里,任会香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和旁边的姐妹唠家常,脸上洋溢着笑容。 近年来,张家坡镇积极探索共富新路径,提高村民人均收入,提升村民满意感、幸福感。策划建设了共富学堂、共富工坊、共富农场等多种致富平台,而“巧婆婆·共富工坊”正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村集体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让百姓就业、顾家更便利,我们发挥党建聚力赋能作用,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探索走出了‘共富联盟 共富工坊、农场、学堂 n’的发展模式,以改革小切口撬动共富大场景。”关于共富路径的张家坡实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娄艳艳满怀希望地说。 组“共富联盟” 启动共富“新引擎” 面对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由谁来组织”“资金从哪来”“资源怎么统”“共富怎么促”等问题,张家坡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共同体片区为单位,联村、联企、联单位,借助民主党派力量,成立果乐汇、民乐汇、同乐汇、骑乐汇四个共富联盟,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其中,党建共同体推动联盟片区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企业、行业协会相互引流导流,实现共富路上村村抱团、村企携手、村民协同。通过深挖29个携手共建单位潜能,建立联盟潜能资源库,实现政策资金和信息资源统筹共享。借助九三学社在科技、人才、政策等领域的显著优势,为张家坡镇共富发展把脉支招、出谋划策,在更大范围和层次实现共富覆盖。 开“共富学堂” 打通共富“新通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共同富裕,自立自强是关键,最重要的是盘活“人”这个关键资源。张家坡镇通过开设“共富学堂”,培训果树管理技术、手工制作技艺等,让老百姓把致富的主动性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阳光玫瑰春季管理是后期拉穗、保果的基础,对于抹芽定梢、生根壮梢、水肥供应、病害防控等关键环节,我们应该这样干……”这是在张家坡镇“共富课堂”上,来自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孙海生教授正在向阳光玫瑰种植户讲授春季管理知识。近年来,张家坡镇围绕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共富能力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共富学堂”建设,通过理论宣讲、田间培训、技能比赛等方式将学研无缝衔接,为共富组织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共开展“共富学堂”专题培训5次,培训农民500余人次。 建“共富工坊” 搭建共富“新平台” 张家坡镇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劳动力等实际情况,打造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的工坊,构建先富带动后富、村企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民乐汇共富联盟在巨石崖村和桃花坪村建立两处“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帮助片区4个村100余名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日收入可达130元。骑乐汇共富联盟结合华电集团200兆瓦农光互补建设项目,与九康农业发展公司成立“农业工人”共富工坊,为200余人提供项目后期管护及中草药种植共富岗位。果乐汇、骑乐汇共富联盟对接经营大户,建设“野菜流转”共富工坊两处,仅3、4月份收购苦菜、白蒿、刺龙芽等超过10万斤,带动群众增收30万元以上。 办“共富”农场 绘就共富“新愿景” 张家坡镇立足林果大镇基础优势,各共富联盟引导村级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储备共富土地2400余亩,纳入联盟平台统筹利用,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生产经营;建设共富农业产业园区6处、共富大棚采摘基地两处、共富养殖基地两处,新发展以特色葡萄、草莓、猕猴桃产业为主体的共富农场5处,除了带动村民、集体增收外,为周边村民累计提供工作岗位300余个,带动人均工作日收入100元以上,真正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农民的腰包“鼓”起来,集体的收入“多”起来,绘出一幅山区乡村共富新愿景。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共富联盟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丰富‘共富’发展路径,提升共富效能,努力做到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张家坡镇党委书记孙万波说。 (全媒体记者刘伟 通讯员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