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改造老旧小区362个,涉及居民83018户、楼栋数2417个、改造面积716.4万平方米。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将实施21个“基础类项目”、5个“完善类项目”、6个“提升类项目”,“一区一策”实施改造。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有条件的小区将分门别类增加海绵设施。与往年相似,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结束后,将对小区改造情况分7项进行满意度测评,小区怎么改、改得好不好,仍旧由居民“说了算”。 32类改造项目 确保“有面子有里子” 按照市住建局最新发布的《烟台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共分为基础类项目、完善类项目、提升类项目三大类。 其中,基础类项目包括建筑物修缮、专业经营设施、排水管网、道路更新、绿化、公共照明、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安防设施、拆违拆临、物业管理与服务用房、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机动车停车位(场、库)、非机动车停车棚及充电设施、室外健身设施及公共活动场地、智能信包箱及快递柜、文化休闲设施、信息发布设施、智慧小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21项内容;完善类项目包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社区服务用房(站)、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应急救援站等5项内容;提升类项目包括养老服务设施、托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便民市场和便利店、家政服务网点、社区食堂等6项内容。 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将着眼于继续提升宜居生活场景,解决改造中私搭乱建清理不彻底、架空线缆难入地、生活场景变化小、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做到既要“里子”,保障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完善,也要“面子”,进一步提高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两轮意见征询 确保改造“居民说了算”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仍将遵循“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继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改造开始前将开展两轮意见征询,征求小区三分之二以上业主意见,且获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业主同意,承诺自愿支持小区改造、拆除违法建筑,选择物业管理服务方式,并就小区内公共资源建设和利用等达成一致意向。根据民意征集,将初步改造内容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统筹实施改造。改造方案将在计划改造的小区出入口及人流密集区域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去年起,我市逐步开始对集中连片的无物业服务的既有住宅小区,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对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的无物业既有住宅小区,按照“四前置、四监督”原则,推动专业化物业服务和业主委员会全工作覆盖。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前即成立业主委员会,筹划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实现“改好一个,管好一个”。列入改造的老旧小区鼓励组建红心物业后实施改造,让红色物业服务贯穿改造全过程,无缝对接开展物业服务。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责任主体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并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同时邀请街道、社区以及业主代表等参加。 小区将建设多项 “海绵工程”解决内涝问题 去年,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老旧小区改造须根据实际情况,同步对步道广场、周边绿地以及景观水体等实施海绵化改造。2022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过程中,多个老旧小区通过建设蓄水池,铺设透水砖、透水路面和雨水回收等方式告别了“内涝”。 新出台的《改造导则》总结上述经验,提出将优先解决老旧小区排水管网不完善、积水点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充分利用居住社区内的空地、荒地和拆违空地增加海绵设施。 具体实施上,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将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小区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在小区内无法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条件的径流雨水,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小区内应结合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选择生物滞留设施、渗井等工程。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杨玥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