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川 通讯员 朱枫珍 对新获得省级认定的“数字经济总部”项目,根据建设运营成效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对当年度新认定的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着力推进“萌芽”“苗圃”“晨星”“灯塔”“春笋”“领航”6大培育计划,加快“个转企” “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 1月28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年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内容“诚意满满”“干货满满”,不仅有完善的服务机制,同时还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会上宣读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年行动实施方案》,从总体目标定位、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培育体系、全方位赋能企业等4个方面推出20项举措;印发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以下简称“政策清单”),53条政策措施条条干货,投入力度空前,激励企业、科技人员创新创造,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服务力度,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近期,国瓷公司年产6万吨高端有机复合涂层材料项目入围了2023年省重大项目名单,这也正是开发区支持本土企业项目发展最有力证明。在了解到我们的扩产需求、项目亟待落地后,开发区全力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了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产见效。”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少梅表示,本次大会释放了尊敬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强烈信号,她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国瓷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正是开发区一直以来把企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开发区频繁出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实施“汇智学者”工程的意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青创资金管理办法》等多份扶持、鼓励企业创新创造的规章和文件,为企业发展打造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环境。 同时,开发区培育和引进了一大批有核心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国瓷公司从开发区起步,多年来专注功能陶瓷材料产业,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二家、国内第一家能够生产高端纳米级钛酸钡的企业,国内功能陶瓷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80%;亦度生物“十年磨一剑”,成功投产人用狂犬病疫苗,填补了全省在自产疫苗领域的空白;中国海装、上海电气、三一重能等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齐聚开发区,为开发区带来了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企业项目与开发区的“双向奔赴,正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 “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工作,做好‘精准’施策,把中央、省、市以及开发区一系列政策,送到园区、企业,打通惠企暖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做好‘精准’赋能,聚焦企业需求和问题,精准打造创新、数字、金融、人才、空间 ‘五位一体’的赋能体系;做好‘精准’服务,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贴心人’,打造惠企服务平台,助企纾困解难。”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周红芹介绍道,开发区还将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让企业家更多的感受到在开发区创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梧桐花开正盛,引凤巢已铸就。开发区亲商、敬商、爱商、护商,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本领、守住服务底线上持续发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截至目前,全区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到2.4万余家,其中“四上”企业594家。全区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数量均居全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市的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