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黄河文化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黄河文化育人的区域协作机制建设,强化主题课程在其中的重要作用,11月27日,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推进机制建设研讨会暨优秀主题课程展示交流会在线上召开。 会议特邀齐鲁师范学院刘德增教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李文军研究员参加。各市教科院负责人,各高校(高职)教科研人员,基础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中职学校负责人、骨干教师,省“黄河生态教育优秀案例”主持人等参与会议。 会议上,东营市实验小学曹丽红主任分享了“‘黄河口文化’视域下东营市全域生态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案例。 研讨会主持人孙维胜老师对东营市实验小学的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该案例有八个亮点:第一是站位高,价值定位好,体现在生态优先,生命至上,关注发展;第二是体现了大教育观,跳出了教育圈,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的良好运行机制;第三是体现了本域性,就是本区域,立足黄河口;第四是抓住了本区域(东营市域)的黄河主题要素;第五是问题导向;第六是科学性,系统规划,有研究的框架;第七是分类建库;第八探索有成效,思考有深度。说明呢实践探索已经很深入了。 由东营案例得到的一点启发是一线学校的研究离不开他们组建的全市研学专家团队,这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专业引领。这也是省教学改革项目为什么提倡基层学校老师的项目要有一名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或者高校的教师参加,这样就能从专家,从专业方面,做到极致。 同时,孙老师也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修改一下研学目标的表述和创新点的提炼以及表述。这也是大家面临的难点和共同的问题。二是建议与将来的教学改革项目和成果申报序列化,将实践课题化,课题成果实践化,实践课题项目化,项目成果化。三是建议对已经进行了的开发与实践,边研究,边反思,边提炼有关情况进行发表。 据悉,该案例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黄河生态教育优秀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东营市实验小学李瑞江校长根据“全域研学旅行”理念,提出了“全域研学课程”概念,构建并不断完善“一三九n”课程体系和研学活动“三段式”基本模式。有效地破除了区域研学旅行资源的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区域研学实践资源系统规划、全域整合、融合发展,满足了中小学生日趋多样化的研学实践需求和课程选择。 通过一系列的研学实践活动,参与生态研学实践的东营学子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行走中观察家乡,了解东营,充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训练了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人文底蕴,提高了核心素养。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有效锻炼。经过跟踪分析发现,研学实践活动目标都比较好的得以达成。(曹丽红) |